7月14日晚间,上市还不满10个月的丰山集团突然公告称,由于公司核心生产部门停产,公司股票被ST,创下了A股最快ST纪录,复牌后更是经历了连续5个“一”字跌停,股价跌至上市以来的谷底;
9月18日晚间,上市刚满一年,解禁期一过,股价正恢复元气过程中的ST丰山又公告称,合计持股占公司总股本10.42%的二股东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6%的公司股份。
股吧里有ST丰山小股东抱怨,“还有比这个更闹心的吗?”
刚解禁就被大笔减持
公告显示,此次披露减持计划的三位股东,高投创新、高投宁泰和高投科贷的持股比例分比为5.21%、3.13%和2.08%。同时,由于三位股东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南京毅达,因此构成一致行动人关系。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Wind数据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殷凤山和第二大股东殷平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为48.45%,为公司实控人。而高投创新、高投宁泰和高投科贷的合计持股比例为10.42%,为公司二股东。
图片来源:Wind数据
今年9月17日,上市刚满一年的ST丰山迎来股东解禁,前十大股东中,除了殷凤山和殷平外,包括高投创新、高投宁泰和高投科贷在内的其它八大股东均进入了解禁期,再加上其他解禁的自然人股东,合计解禁市值达6.4亿元。
图片来源:Wind数据
作为以财务投资为目的的创投股东,高投创新、高投宁泰和高投科贷自2014年底入股以来已经近5年时间,在解禁期刚过就通过减持套现兑现收益无可厚非。但是,这个减持的时间节点还是让很多中小股东觉得很不是滋味……
一方面,在7月份经历连续5个“一”字跌停,股价跌至上市以来的谷底29.27元/股后,ST丰山的股价处于缓慢回升过程中,特别是最近四个交易日大涨近9%,股价升至33.60元/股。而三名股东此时宣布大手笔减持,多少让中小股东们觉得有“砸盘”的意思。
图片来源:Wind数据
另一方面,在很多中小股东看来,公司还没复产三个股东就要跑,太不够意思了。9月18日晚间,ST丰山披露称,截至目前,公司复产验收流程尚未结束,供热公司暂未恢复供热,公司原药合成车间尚处于临时停产状态,复产时间仍具有不确定性。
中报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ST丰山的股东总户数仅有10908户,在所有36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之中排名倒数。
图片来源:Wind数据
让中小股东们稍感宽慰的是,9月18日,ST丰山召开董事会,审议通过了《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在三位创投股东大笔减持的同时,ST丰山希望通过股权激励绑定核心团队,这也有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何时复产成关注焦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ST丰山的复产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公告称,公司复产申请于9月18日通过了港区初审、区级验收,盐城市大丰区人民政府对公司复产拟申请市级复核,并将相关情况予以公示。
实际上,很多关系ST丰山复产的中小股东在9月17日就发现,盐城市大丰区人民政府在官方网站上披露了《关于江苏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申请市级复产复核》的公告,公示时间为9月18日-9月24日。
图片来源:盐城大丰区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回顾两个多月前的7月14日,ST丰山披露的一则公告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
公告称,公司4月16日接到供热公司对其蒸汽管网全线进行安全检修通知,公司于4月18日对原药合成车间进行临时停产。根据最新沟通情况,预计供热公司不能在7月18日及之前恢复供热,公司原药合成车间仍将处于停产状态,复产时间具有不确定性。
关键是,本次临时停产的原药合成车间生产的四种原药产品2018年度收入占当年合并主营收入的58.68%,符合《上市规则》中“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影响且预计在3个月内不能恢复正常”的情形。因此,公司申请对公司股票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
于是,公司股票于7月15日停牌1天,7月16日复牌后股票简称由“丰山集团”变成了“ST丰山”。而2018年9月17日才上市的ST丰山,在上市不到10个月就被ST,这也创下了A股ST的最快纪录。复牌后,公司股价迎来连续5个“一”字跌停。
更重要的是,停产对公司经营和业绩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
ST丰山在复牌前夜披露的半年报业绩快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分别同比下滑17.38%和3.09%,看起来没受太大影响。但公司表示,这是由于停产前公司相关原药产品尚有部分库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停产对经营业绩的不利影响。
公司表示,若公司原药合成车间继续停产,随着库存原药的减少,将会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造成更大的不利影响。而由于原药合成车间至今仍然没有复产,这对公司业绩的进一步影响预计将在三季报中得到很直观的体现。
实际上,原药合成车间何时复产,不仅关乎公司业绩,还关系到ST丰山什么时候能够摘帽。公司表示,公司董事会将积极加快完成复产工作,待公司原药合成生产车间恢复生产、稳定运行,及时向上交所申请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原药合成生产车间何时能够复产也成为广大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问的最多的问题,甚至有投资者问公司能否自己解决供热问题。对此,公司表示,自建供热在目前的安全、环保形势下不具备可行性。
原创文章,作者:朱 瑞,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gphq.6ke.com.cn/?p=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