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息收入比重逐渐提高的趋势之下,农业银行(3.62 +0.28%,诊股)(601288.SH)2017年利息净收入占营收比重却超八成,非息收入占比在国有银行中最低。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农业银行2017年总资产达21.0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6%。全年净利润1931.33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居国有大行的前列,相当于日赚5.3亿。这家立足于服务“三农”和实体经济的国有大行,虽呈现出该行近三年来最好的一份成绩单,营收和资产质量均改善明显,但是其2017年全年利息净收入4419.30亿元,占总营收的81.40%,是唯一一家利息净收入占比超八成的国有大行。
值得关注的是,当研究机构几乎一致给出“买入”或“增持”评级的背景下,农行的贷款结构构成以及资本充足率短板等,仍引人关注。
手续费等收入729.03亿,非息收入国有银行占比最低
总体来看,农业银行利润增速和资产质量均出现回升与改善。
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该行总资产规模达到21.0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8万亿元,增速7.6%。2017年实现营业收入5428.98亿元,同比增长6.4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29.62亿元,同比增长4.9%;基本每股收益0.58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其他四大行,农业银行表现出业绩高度依赖利息收入的态势。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发现,2017年,该行实现利息净收入4419.30亿元,占总营收的81.40%。较上年增加438.26亿元,其中,规模增长导致利息净收入增加372.77亿元,利率变动导致利息净收入增加65.49亿元。
比较工商银行(5.77 +0.17%,诊股)、建设银行(7.14 +0.00%,诊股)、中国银行(3.62 +0.56%,诊股)和交通银行(5.47 +0.18%,诊股),农业银行是唯一一家利息净收入占比超八成的国有大行。其他四家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比分别为工商银行71.86%、建设银行72.78%、中国银行69.95%、交通银行64.98%。
这就意味着,从营收项目来看,农业银行非息收入占比在国有银行中占比最低。统计发现,2017年农业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19.8%,仅为729.03亿元,降幅高达近两成。较2016年同期(909亿元)下降180亿元,甚至低于2013年至2015年831.71亿、801.23亿和825.49亿的水平。此外,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111.13亿元,较上年减少56.02亿元,下降33.5%。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227.73亿元,较上年减少166.04亿元,下降42.2%。
对此,农业银行表示,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贯彻落实国家金融服务收费政策,减免部分业务收费。比如,2017年顾问和咨询费收入83.58亿元,较上年减少6.92亿元,下降7.6%,主要原因是由于加大涉企收费的优惠减免力度。
不过,此前有金融专家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在利率市场化明显的趋势之下,商业银行不能过于依靠利差保护下的利息收入,未来转型的目标多会倾向于非息收入比重的提高、中间业务盈利能力的开发。
以同为国有大行的交通银行为例,其非息业务增长明显。2017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人民币405.51亿元,同比增长10.21%,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为20.63%,同比提升1.67个百分点;银行卡、管理类和支付结算类手续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4.83%、19.5%和9.41%。非利息收入已成为其利润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计息负债成本率仅1.53%,县域金融存贷增量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在多家商业银行等净利差等继续收窄的情况下,农行的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表现亮眼,呈上升态势。农行2017年年报显示,净利息收益率为2.28%、净利差2.15%,分别较2016年上升3和5个基点。
这与农行强大的低成本存款优势有较大关系。2017年农业银行总负债196240亿元,同比增长7.5%;吸收存款161943亿元,占比总负债82.5%,2016年同期占比为82.4%;活期存款94506亿元,总存款占比为58.3%,2016年同期为56.1%。
太平洋(3.41 +2.10%,诊股)证券董春晓分析称,净息差的改善主要来自于负债端低成本存款的优势。其2017年计息负债成本率为1.53%,较2016年下降0.08个百分点,生息资产收益率3.68%较2016年下降0.03个百分点。
在业内存款流失压力明显、资本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农行为何仍然有低成本存款优势?有分析人士称,这与其在全国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农村市场等有着强大的网点覆盖能力有关。
事实上,年报数据也可见一斑。农业银行2017年县域金融业务金额为2075.77亿,占比38.7%,相比于2016年的1913.57亿,占比37.8%,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县域金融业务实现税前利润8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2%,成为贡献业绩的重要来源。
同时,农行的县域贷款增量创下历史新高。截至2017年末,该行县域贷款余额达3.5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900亿元,增速达12.3%,高出全行贷款增速2.0个百分点,县域增量贷存比达78.9%。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从农业银行贷款结构上可以发现,近年农行逐渐提高个人贷款的比重,其中个人贷款余额占比由2016年的35.4%上升至2017年的37.4%,78.4%为低风险的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住房贷款31334.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753.58亿元,相比于2016年增长22.5%。
从行业贷款分布来看,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五大行业贷款余额合计占公司类贷款总额的74.6%,较2016年末上升2个百分点。其中,全年贷款占比上升最多的行业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贷款占比下降最多,较2016年下降超过2个百分点。
不良率降低至1.81%,仍面临降低不良压力
在历经了下行周期后,农业银行2017年年报披露的数据,让其成为资产质量改善最明显的国有大行。
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年报显示,2017年末农行不良余额1940.32亿元,比上年末下降368.02亿元;不良率1.81%,比上年末下降0.56个百分点,资产质量进一步向好。
年报数据显示,不良余额与占比连续三个季度“双降”,主要由于核销力度加大,2017年核销金额共计943亿,较16年多核销115亿。2017年末不良率为1.81%,较9月末下降0.16个百分点;不良余额为1940.32亿,相比9月末下降158亿;其中,县域不良贷款率为2.17%,较9月末大幅下降0.45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由6月末下降至3.27%。逾期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比分为2.1%、1.3%,较6月末分别下降0.52个百分点和0.62个百分点。
纵向看农行不良贷款率下降过程,其2015年末为2.39%,2016年6月末2.40%,2016年末2.37%,2017年6月末2.19%,不良贷款率明显下降。
事实上,有行业分析认为,近年来短期公司贷款不良率激增是农业银行不良率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2011年以前,农业银行短期公司类贷款和中长期公司类贷款的不良率均呈现下降趋势,且两者的不良率水平差异很小;而2012年以后,中长期公司类贷款不良率维持在1%左右,而短期公司类贷款不良率持续攀升,2016年最高达到6.73%。随着其对短期公司贷款的占比压缩,不良率随之出现下降。
在行业贷款构成上,历史数据显示,农业银行公司类贷款的不良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以及采矿业,如其最严重的批发和零售业2016年达到的不良率高点15.62%,随着农行对行业贷款结构分布的持续调整,不良贷款率也出现改善。
不过,无法忽视的是,农业银行不良率仍高于其他四大国有行以及银监会公布的行业平均不良率水平。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5%,交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0%;工行不良率1.55%,建行不良贷款率为1.49%。至2017年底,商业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1.74%;具体到大型商业银行,整体不良率为1.53%。农业银行1.81%的不良率,依然面临着持续降低不良的压力。
从拨备覆盖率来看,截至2017年末,农行208.37%、建设银行171.08%、中行159.18%、工行154.07%、交通银行153.1%。农行最高,率领跑国有大行。
不过,农行年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农行资本充足率13.7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63%。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5.14%和12.77%、13.71%和13.09%、14.19%和11.15%、14.00%和10.79%。
多位行业分析人士指出,虽然农业银行符合监管标准,但相较于其他国有行,补充资本的压力切实存在,尤其是补充核心资本。
原创文章,作者:朱 瑞,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gphq.6ke.com.cn/?p=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