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A股

“港股,你就配吧!”互联互通趋势下港股投资趋势圆桌论坛实录

2017年3月22日,“新浪港股通模拟交易大赛颁奖典礼暨2017港股通投资论”在北京举办。香港泓铭资本CEO许韬、景泰利丰董事长兼投资总监张英飙、大钧资产总裁、合伙人胡湘、资深港股投资者王佳忠先生参加了论坛讨论。大家共同探讨了在互联互通的背景下2017年港股投资机会

核心观点:

  1. 香港泓铭资本许韬:深港通之后,未来三到五年港股会有些变化。

  2. 景泰利丰张英飙:2017年投资的风口就是港股。

  3. 大钧资产胡湘:AH价差未来10年都会存在, A股机构化还有长路。

  4.  资深港股投资者王佳忠:恒指2017年能到25000就不错, 配置一带一路板块。

以下为论坛实录:                                                                             

接下来进入到今天的论坛环节。从2016年到现在,整个港股涨幅超过了30%,涨幅领跑全球。如今沪港通、深港通已经全部开通,内资金对港股影响越来越大。接下来我们请出香港、内地两地的买方,一起谈谈互联互通背景下的港股投资趋势。有请圆桌论坛的主持嘉宾,CCTV证券资讯频道金融研究院院长孟一。有请其他发言嘉宾:香港泓铭资本CEO许韬;景泰利丰董事长兼投资总监张英飙;大钧资产总裁、合伙人胡湘;资深港股投资者王佳忠先生。有请几位!

“港股,你就配吧!”互联互通趋势下港股投资趋势圆桌论坛实录

孟一:感谢主持人,刚才已经把这几位嘉宾大概的身份介绍了一下。可能有些观众朋友对他们非常熟悉,还有一些人可能稍微有点陌生,我们就先请他们每个人有三分钟的时间把自己这个公司,包括所从事的业务给我们网络上的网友,还有包括今天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做一个介绍。

“港股,你就配吧!”互联互通趋势下港股投资趋势圆桌论坛实录

许韬: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参加活动,和大家分享交流。我是私募的新兵,因为我看到张总,我之前在中金做了8年,我在中金的时候见过张总,张总是我的前辈,在大佬面前不敢班门弄斧。我研究生是在北大读的,之后在香港工作,2006年回到北京中信证券,2008年到中金公司香港,在香港工作了8年时间。我们去年是拉了一个团队在香港成立了我们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刚刚在香港发行了我们的基金产品。我们的团队市场上应该是比较少见的,基本上团队都是8年到10年以上海外投资经验的,而且都是华人组成的,都是中国人。我们的背景有券商、保险公司、公募,有国家队,有外资行,基本上在香港都做了很多年。我刚才听了很多嘉宾的讲话,我觉得海外投资港股是一个大的趋势,所以我们也希望抓住这个风口,也多向大家学习,谢谢大家!

孟一:你们公司的逻辑和策略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是深度挖掘的,做到中小股票埋伏进去,还是喜欢做大市值的量化交易,或者比如说做套利,比如说和其他的期货进行对冲的,您具体的投资逻辑和风格是什么?

许韬:我们团队有点像是一个平台型的公司,包括我自己,还有我们团队的投资经理,大家的风格可能各有侧重。我自己投资的一点小小的体会,我是归结成16个字,叫投资为主、投机为辅、分散配置、滚动操作。我们自己还是以主观投资基本面价值分析为主,但是我自己也比较喜欢有时候可能会拿一部分做一些投机性的博弈性的交易。我们团队其他的几个人,因为可能是出身的背景不太一样,大家的风格也稍微各有侧重。比如我们团队的杨栋,他之前在香港是从券商的研究员出身,后来在香港太平资产做投资7年时间,他是保险的背景,管的是保险公司的钱,所以更加稳健一些。我们团队的张文勇以前在香港的华安投资,华安是外管局在香港的投资平台,他以前在香港的华安投资,他们国家队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接触到很多外资的渠道,他的国际视野是非常好的。我还有一个同事做港股,他更喜欢微观挖掘,所以我们团队基本上各有侧重。所以我们还是看基本面,包括行业和投资,我们还是希望挖掘中国和老外认知的一些盲点,抓住我们自己把握的投资机会,谢谢大家!

孟一:也就是说管理规模也不少,有100多亿港币,而且有时候利用一些信息不对称性,突出我们华人的优势。

许韬:100多亿港币是我以前在中金的时候管的资产,我们现在团队也是刚刚成立,现在大概有几千万美元,不到一个亿美元。但是应该来讲,在刚起步的海外私募应该规模还算比较大的。

“港股,你就配吧!”互联互通趋势下港股投资趋势圆桌论坛实录

张英飙: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我是景泰利丰的创始人张英飙,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借新浪财经这个平台和大家交流一下对港股投资的一些看法。我们公司已经有10年的历史了,我们2007年第一批下海公募,港股这边有5年的历史,过去几年我们在港股有比较好的经验,我本人有23年的从业经验,前13年在券商投资部门和公募基金的投资经验,后面10年专心做自己的事。我们公司目前管理有17只的A股基金,3只海外基金,涵盖了A股、港股以及以美元标价的固定收益的基金,产品有股权投资和低风险这两类,所以我们客户的选择比较多,尤其我们是国内少数有两只QDII的基金来对接我们海外的产品的私募基金公司,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情况。

刚才说到我们的标签投资这一块,我们是专注于低波动率下的绝对收益。我们的产品2013年以后都是设定的9毛止损的。所以我们在2015年的大股灾当中,没有一只基金跌破。至于投资选择,我们是以成长股投资标的的选择为主,还是分享中国经济当中比较好的类别的公司。在海外也是一样,中国经济有这么大的体量,我们所有中国的基金经理,理所应当应该更熟悉中国的资产,所以我们出海也是只投资我们熟悉的类别。我们香港的CEO是做量化投资的,他投资的一个基金是投美股的,这只美股基金不是投资中国的公司,喜欢投资纯成熟市场,才会选择这只美股基金。

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在中国做投资,尤其是深港通开通之后,随着中国货币的走出去,中国要成为世界经济的强国,我们的股市,我们的投资者也必须具备海外投资的这种经历,必须要有国际的眼光。目前投资深港沪三地,并没有说一定是A股或者是港股,甚至中概股都是投资的方向。所以说我觉得在中国做投资,可能越来越需要国际化的团队。我们也是非常重视这一块,应该说我们还是在五年前领先做了这个布局。目前应该是到了一个准备收获的季节。

所以今天很高兴有机会来宣传,我们对于港股是非常重视的。所以我们认为,这个风口就是港股的这一块。我们公司即将会推出若干个港股基金,来推出新的港股基金,迎接今年港股的行情。

孟一:我们听到张英飙先生介绍公司的策略,也会把公司变成一个多策略的组合,像FOF,是这样一个感觉。

张英飙:我们没有做FOF,我们的低风险比如说打新股为主的,或者是低风险,或者是香港的固定收益基金,这种低风险的。一般股权基金都是分为权益类基金,都是中高风险的,所以就是这两类,我们没有做FOF这样的。

“港股,你就配吧!”互联互通趋势下港股投资趋势圆桌论坛实录

胡湘:大家下午好,感谢新浪财经,感谢港交所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沟通的平台。

我先讲一下我们公司的定位,我们公司的定位是提供整体资产配置解决方案的细分策略供应商,这就是我们的定位。首先我们这些人有再保险公司做过,有在社保做过,我们在各种资产类别之间怎么样选比较好的β,我们在选择的时候我们有能力评价,曾经也有基金经理说我曾经帮社保赚了多少钱,其实大家很多人是能够分辨,这个钱到底是市场带来的,还是他的能力带来的,哪些是超额的,哪些是市场给的。我觉得基金经理更多的是战胜这个市场的α。我觉得一个人很难在一个组合层面实现绝对收益,通过A股、港股和现金这一类资产之间实现轮动,我觉得可以在公司层面和账户层面为客户实现收益。但是又不是简单的FOF,不管是多大的规模,我们始终把这笔钱当做一笔钱,不管是增加港股的配置还是减少另类投资的配置,都是增加整体账户绝对收益的水平,降低它的波动性。这是我们觉得跟市场上大多数的基金公司不一样的地方,我们采取的就是海外通行的这种大的资产管理公司,提供的就是整体解决方案下细分策略的供应商,而用的文化不是事业部制,我们就是用的合伙人制。中国到目前为止,极少数的公司在用真正的事业部制,很多人要么就是兄弟会,很多人出来把股权一分,要么就是大佬带小弟,要么就是找一个家庭信托,直接把股权卖一半这种方式。但是我们是真正所有的内部的员工,我们的创始人以及我们将来需要引进的更高端的人才都需要有股权,所以这是我们的第一个特点。

我们其实在港股这一块也是布局很早,我自己是2015年10月份出来的,其实我们在2016年1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在跟渠道去合作,去营销和推广,用了大概半年多的时间,最后我们才在2016年6月份的时候把第一个港股的产品发出来了。因为我自己做机构出身,也跟很多机构投资者有非常深厚的关系,非常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他们未必需要一个一年100的收益,但是他需要一年15%和20%,但是波动性是很小的,非常稳定的一条收益率曲线。我觉得我们就是,我知道香港这个市场,因为我自己当过港股处的处长,我跟香港无数的方面都关系非常好,我们当年在社保的时候就把钱给过这些机构,他们依然在帮社保管这些事,包括帮中投管这些钱,香港市场和A股市场是差异非常大的。就像我们在公募行业,有很多海外的人,包括CEO、CMO、基金经理到A股市场上来做公募基金,大多数被证明是失败的。我比较相信的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特殊市场由那个市场,本土的人来做,我就是在香港市场,或者有非常深厚的香港港股投资经验的这波人来做这个事情。我们内部几个基金经理也是,要么是我原来在社保的时候港股处的同事,要么是我在香港这边,我们从香港的其他机构里面招募来的这样的合伙人一起来做。

我就先说这两点,谢谢!

孟一:能看得出来,胡总是典型的风险厌恶型的,秉承着着社保资金的投资理念,在港股上也是这样的表现。

首先想请大家谈一谈,前几年的沪港通,最近的深港通,开通之后你们觉得做港股和之前有没有差别?尤其是刚才张英飙总也提到了,做港股已经23年时间了,大家来谈一谈这样一个感受。

许韬:我先简单的介绍一下。我是2008年到中金香港的,我其实做的不止是港股二级市场,包括香港的期权,结构性产品,包括香港市场的债券,很多东西其实都有做。我自己感觉这两年其实有一些变化,但是很多东西可能也还没有变。没有变的一点是什么呢?还是鬼佬说了算。还是咱们总是有一种错觉,以为解放军大军已经过来了,有时候会容易兴奋过头。比如说我举个例子,这两天美图或者周黑鸭这种炒作,可能港股有一些本地投资者他觉得很疯狂。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2007年的时候,香港蒙古矿业炒作的疯狂,国内的人是无法理解和无法想像的,其实我觉得香港市场也是比较深的。有一些投资性或者博弈性的东西长期并没有改变,包括深港通、港股通开了之后,港交所这个制度,确实还是有一些人为的历史问题存在,这些可能还没有变化。但是确实我自己觉得,香港市场未来会不断的演变。所以我们自己的团队也是,我们在香港有办公室,在深圳有办公室。我的看法可能跟刚才胡总讲的很像,就是专业人做专业的事,我们团队基本上都在香港市场泡了很多年,而且我们有一个体会就是,我们这几个人以前都在香港踩过地雷,而且踩的雷都是曾经受伤惨重的,每个人都有血泪史。但是只有这样的话,在未来做港股的时候会更谨慎,更小心一些,所以就是不断的学习。

孟一:许总觉得流动性现在有没有一些变化?我们不谈别的,今天张忆东张总讲的时候就提到了,大类资金的占比在提升,但是还没有占主导地位。

许韬:我举个例子,2011年的时候我当时买一只股票,每天成交二三十万港币,我大概建仓这个票花了三个月的时间。现在我觉得这种便宜的公司,这种国企应该不会像当年这种流动性这么紧张。或者举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刚才港交所老在讲债券,我在香港的时候,2008年10月,当时中石化在香港的可转债,那个时候2008年中石化的股债跌得很惨了,最低达到80块钱,那是因为老外在出货。在中国国内,你不可能说中石化的债券会跌到80块钱,这是很难想像的。当然香港市场有的时候会有一些别的公司债券会跌到更惨的地步,比如说之前的国美之类的,这种类似的债券。但是不考虑这些民营企业,从中石化这种大型的央企的债券,跌到这种匪夷所思的价值,可能之前的流动性是老外过于强势,或者说老外的影响过于大。我们有时候做港股经常就感觉,香港市场有一点像是小三市场,哪边风吹草动就在哪里跟跌,尤其是前两年的时候更明显。对于香港市场,除了2015年的时候冲高到2.8万点,其实过去几年基本上都是在2.4万点作为一个中轴来回波动,波动了好几年。涨的外围市场大家看到,一直是持续的大牛市。涨的时候港股不会跟着涨,跌的时候港股都会跟着跌,而且很多时候都是很奇葩的跌我觉得未来可能会慢慢有所好转。

孟一:张总谈一谈深港通、沪港通开通之后,您觉得做港股跟开通之前有没有一些区别?

张英飙:其实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因为我们国内17只基金当中的10只是开通了深港通的,海外那一只中概股的港股基金又是两边都能感受到,我觉得是非常正面的。我们的组合当中,一个是港股,一个是A股,它们最近都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确实是这边没有的公司,香港买A股,他没有的,港股的这些好公司,A股这边没有的,尤其是还跟A股价差比较大的,比如说汽车,因为我们不能点名公司,大的类别的公司可以感觉到资金在有条不紊的进入。所以我们感到这个组合当中,因为我们之前一直都是信奉这个东西,所以以前A股这个投资非常难过。现在终于感觉到,A股也变得像港股一样,也是一些大资金,愿意去买这些好的公司,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张忆东讲的这个现象,就是出现了赢家通吃,尤其是现在经济在下行,迷茫的阶段,而且到了一定阶段了,已经有好几年了,就进入了赢家通吃的时代。这时候我们特别不愿意讲A股,因为A股当中每天都是香港资金在流入买A股,大家只要注意前10个月的流入就可以看到。香港资金更坚定的买那些他没有的,当然买港股这边的资金,有些公司不断的上榜,大家会看到这个现象正在发生。

对于出现这些投机现象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不要因为有了美图这样的现象,我们就去抨击说它怎么样,由于A股带来的不好。所以刚才许总也讲,港股这边投机厉害得多,这是伴随的。如果没有投机,这个市场就不正常了。如果想把所有的投机都扼杀,那么也就没有了投资,它是伴生的。一个市场之所以活跃,就是因为它有投机,也有投资。所以我们不能够因为有投机现象而去说这种现象不好,这是不同类别的投资人有不同的取向。所以我觉得自从开通之后,这个现象是越来越好了,我是给予一个非常正面的评价。

我在去年12月深港通开通之前有好多次采访,有很多媒体我讲了我的观点,我是非常明确的,这个闸门打开了之后,就像两个连通器,这两个连通器中间本来有一个活塞挡住的,这边水很高,那边水很低,现在你把那个活塞拔了,自然这是一个物理现象。以前沪港通的时候有一个上限,实际上没有拔开。深港通就拔开了,只要完全拔开了,只是时间问题。这边的水多大,大家都知道有多大,不用多说,M2就是158万亿人民币。这个现象港股进入一个长期,确实是一个牛市的问题,所以我们更多的还是要从一个几年的角度,不是说这几个月,或者说回落一下,没有这个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现象,尤其是现在这个现象,当然谈的是这个现象感觉怎么样。我可以说,我作为第一线的人员,我们的基金经理每天都在看着这个波动,现在是越来越正面。而且这个现象我相信也会持续下去,这是我的感受。

孟一:听完英飙董事长讲之后,我感觉有一个套利的机会。

张英飙:A、H差价由40%已经缩小到16%了,这个数字每天都会计算。

孟一:您觉得我们作为一个指数套利,到数据相等的时候再出局这个合理吗?

张英飙:这个A、H的差价有30%、40%是可以的,16%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两地各有不同。甚至有的时候可能H股是对的,这样的话,你这样做完全套利,包括资金成本的不同,完全这么做目前已经可以说空间小了,16%已经不算很大了。

孟一:接下来请王佳忠先生介绍一下他跟港股之间的渊源。

王佳忠:我叫王佳忠,我在港股做了接近19年了,算是一个现在还活着的投资人。

孟一:我们这个投资市场向来不在乎那些明星,我们只看中寿星,所以像您和英飙总,一下子接近20年的投资经历我们非常敬仰。接下来问一下胡总,在您的感觉当中,深港通、沪港通开通之后,您觉得做了这样一个市场的感觉和今天有不同了吗?

胡湘:我还是喜欢用我自己原来的体系和框架来看待这个投资机会。我觉得香港是一个机构主导的市场。因为大家一直在讲A股是不是已经机构化了,价值投资是不是回归了?我觉得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美国完成机构化是七几年,香港完成是九几年,最后一次小超人,所有的韭菜全部割完,香港以此为标记,正式进入机构化市场。而在机构化的市场,真正的话语权和真正的博弈我觉得是来自于企业基本面和价值投资的这种真正的回归,当然因为这是一个非常自由的市场,各种老千股,有很多的豺狼,做空的,打得你尸骨无存,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市场。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香港市场到底和A股市场有什么差异?我们之前看这个市场的时候总结过,很多人觉得港股那么便宜,为什么涨不起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我们同学把这家上市公司收下来了,我们几个人凑起来买,专了一倍,很爽,平均下来有50%的收益。说怎么拿了半年不赚钱?没波动,就卖。卖回到原点,一反一复没挣钱。他说为什么?我说很简单,你把你当时买的所有的名单去打出来,卖出的时候把卖的名单打出来,就是你自己干的,自娱自乐了一把,香港就是这样一个市场。包括美国市场也是这样的,你的市值在一定的额度下,卖方是不会出报告的。一旦卖方不写报告,买方是不允许以此为推荐进入股票池的。大机构如果这个股票不在我的股票池里面,不管是标配、超配和低配,你的很多股票不在投资者的视野里。你再好,再天花乱坠,就是你自己在那里玩儿。所以为什么估值的差异会有这么大?这是第一点。

香港整个股的发行和配售的机制非常灵活,我只要收盘以后三点或者三点半,大股东发一个公告,我今天晚上就可以批售,新增、定增不需要像中国证监会一样,需要几个月、几年的时间去游说和运作新增发多少股票,我不会。大家可能在座的人,应该对当年国美那一段时间卖了多少股票那个事情会有经历,当时我在社保的时候,我们手里也有800多亿的股票不停的要卖掉,因为海外转持的部分。我们非常了解香港卖股票是一个什么样的规则,怎么去卖,包括信息披露有什么漏洞可钻。当年我们在卖中石油的时候,巴菲特也卖,他的信息披露是把香港的规则用到了极致。在美国用一封挂号信,通过海运的方式给你寄到香港来,然后再信息披露。我们傻乎乎的,当天卖完以后,直接就发一个传真,明天直接公告。后来我说你们学习一下人家,后来我们也是到4.99点和5.01点的时候,我们就卡着那个数,一把下来我再去卖,因为你对这个市场的规则要合理合法的去运用。所以在香港,本身这个股票的供给,二级市场的供给是无限量的,北京五环以内不准新增建设用地,IPO中国每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几千万家,你上市公司A股市场才几千家,你的供给,这么多钱去围它,肯定是高估的。

我非常认可刚才张英飙总讲的这种原理,但是我要提醒一下大家,把这个塞子拔了,这个水就流到这儿了。但是很可惜,香港市场那边连着是一个大海,这边是一个大的太平洋。所以水过来的时候,它会起波澜,会估值往上走。但是那边全球配置的资金一旦高估,包括汉能,一把就给你。全球配置,包括今年1月份、2月份的A股市场大家有没有了解?2月份是全球的资金往新兴市场配进来的。但是配置永远有一个问题,市场起来的时候养老金和机构投资者永远都是先配发达市场,先配本土市场,然后再来配新兴市场。你配置的时候,就像毛细血管一样,血是最晚的时候流到你那里。2008年整个华尔街跌得惨不忍睹,人家先把香港市场赎回来,我先撤回来。所以你的波动性和你的风险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把这个所谓的估值差解决。我当港股处处长的时候,我们那个时候A、H的溢价就这么多,我们那个时候就想能不能做一个产品做两地的套利,做不到,未来10年,我估计这个估值差会很长时间的存在。

我自己对香港这个市场是心怀敬畏的,因为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包括很多机构投资者配置的时候损失非常惨重,包括社保,我最早曾经试图想扶持国内的公募基金公司,培养他们的海外投资能力。我在选海外投资能力的时候,顺便选了国内两家基金公司。最后很可惜,外面的人就是做的不如我们,A股的基金经理说懂基本面,对于我们不得已,把这个组合拿回来加给别人,必须要为专业买单,然后你才能够去为他的α部分付费。香港的整个市盈率,全球各个市场比,它的市盈率是几乎所有市场里面最低的,它的时间轴上,香港的市盈率也是最低的,所以我非常看好港股,但是我看好的逻辑,是因为它的配置的价值,而不在于投机的价值。

孟一:您觉得这样一个策略怎么样?

胡湘:我们在另外一个更高的框架下去看这个事情。中国A股纳入MSCI这件事情,很多人太低估它的影响力。我是做配置的,全球机构投资者在权益资产的配置大概是100万亿美金,不算其他的债券什么的。新兴市场,含中国,我们在全球的整个资本市场里面占比大概是17%到22%。中国A股市场大概占5%到7%的比例,高的时候能够到8%。一旦MSCI把A股纳入进去,将来会含港股,这个标的本身容量太小,来配置的时候进得来,出不去,或者你的流动性不能很好的符合我的这个配置的要求。所以我自己觉得,当作一个长期的合作的话,A股、港股整个被配置的价值,当然我扯外汇管制有点远,其实我们现在害怕资本流出是没必要的,将来这个国门一打开,就像我们每天的海关,每天往外走的人很多,进来的人依然很多,全球的机构投资者会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但是没有途径。因为你不让我走我就不敢进来,所以只能在香港的时候搞。将来一旦起来了,那个时候我觉得才是一个大水漫灌,港股市场和A股,我觉得不会拉平,至少也能够是比肩的这样一个水平。将来A股如果解决IPO的问题,解决整个资本自由流动的问题,A股的估值将来确实要普遍下行。但是中间会有资源配置导致很多非常优秀的公司能够逐步走出来,包括像茅台这些公司,其实大家现在就是不得已,因为我们现在市场心态是另外一种心态,裁判带着哨子在场中踢球,所以我们不得不用价值投机的方式,现在只能是蓝筹白马的这种方式。所以我自己觉得长期来讲,包括我们公司的战略配置上,我们也已经开始开设了香港办公室,我们也有在香港的基金经理,我们开始在发离岸的港股基金。

孟一:王佳忠先生您做了19年,也是非常长时间段的港股,您个人的感觉,做前和做之后有什么样的区别?

王佳忠:要说区别是挺大的,在这之前就不用说了,风风雨雨很难说。从去年9月份到现在,也就是今天收盘为止,就我个人的资料统计,从全球包括内地资金到香港去的,我现在估算已经到了4千亿,按照每天的净流量,不但是包括深港通过去。因为这边的钱过去的说实话还是有限,非常有限,真正配置的是海外基金,这个老总说得非常对。做港股的区别很大,就是国内的机构投资人和香港国际上的一些机构投资人的思路有些地方是重叠的,有些地方是千差万别,非常大。胡总是做配置的,我现在也适当的从深港通之后也开始做了一些配置,以前完全不用。那就是说,联合起来,你就该怎么打就怎么打,因为你一只股票涨全到资金推。

孟一:我想打断您一下,我特别好奇,您现在是个人投资者机构化,还是现在一直保持个人投资者的打法?

王佳忠:怎么说呢?我比较复杂,我既是个人私募,也管理有几个阳光私募,投资顾问。由于我活得时间比较长了,A股我是从深圳就开始做,港股到现在我有18年多,接近19年了。这种风风雨雨,死过去又活过来,从2000年以后,就再也不死了。这不是吹牛,确实如此,我确实从2000年以后到现在是每年挣多少的问题了,有时候挣多一点,有时候挣少一点。

孟一:这个数字方便透露一下吗?

王佳忠:多的时候翻三四倍,比如说比亚迪当年是我从巴菲特8、9块钱开始配,涨到30,又跌现在到14、15元,给我机会了。我估算它两到三年才可能上70块钱,那就是在龙头行业里面给它的估值,溢价已经好几次了。但是没想到它当年就给了我这么高的回报。而且那时候我卖的时候,大概是79块钱,当时我拿了1500万股,当时正好是在79大幅度有人往里买,我一看80%的股票,一下子当天就全给了他了,那个爽。剩下的我以最高点乘以0.9,你只要跌破我乘出来的那个价格我就清仓,几年都不看了。说实在的,比亚迪到现在我都不回头看。

做完这一只以后,我紧接着做了一只保利协鑫,当时是蒸蒸日上,我从各方面的数据一查,我一路往下买,也买了大概1千多万,当时分配的资金也就是买这么多,再跌也就没法买了。它最低跌到1.1元多,我是1.2元买的,也就到这儿了,你再让我买也没法买了,因为资金是分配给别人的。没想到它慢慢的耗了我一年零六个月的时间,最后全在5块钱以上了,就这两个成绩让我在香港再也饿不着了。

孟一:张总代表的是个人投资。

王佳忠:我基本上是代表的是有钱人的大户。

孟一:我们王总点评起个股来丝毫没有顾忌。

王佳忠:我在论坛上敢提,在网络上和微博上我从来不敢提任何一只股票。前两天我提了一只股票,600666,我首先没买,它是大概在三个月范围之内就有资金去买它,接近80个亿。这个盘子才多大?我告诉你,这种情况什么时候有?也就是2005年的年底,2006年的年初,A股市场当时1800多只股票,有600只股票是这种情况。后来出现了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股权分置改革,一下子到6000点了,最糟糕的股票翻两倍。没有一只股票,买了80亿的资金居然不涨,它跌。我专门写了一篇技术分析,我那天是为了一家私募发产品。我带着学生,写了一篇文章,点击率够20万人以上,我就把这篇文章发出来,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看看到底对开展对。后来逼得我没办法,我星期天连夜把这个文章写出来,发到网上去了,三天就超过了50万的点击量。很多人星期一就买了这只股票,他们说老大怎么不涨?我说告诉你了,买了80亿都不涨的,你的千八百万进去就涨了?我说你就耐心等着,这只股票不涨则已,这只股票只要往下打一个大阴线。他们私信问我,我说如果你买了,就送你一条大红鱼。慢慢就又盘起来了,两三天前,差点涨停板。他们就问我怎么又拉起来了?我说拉起来又没有资金介入,80亿买的,还靠资金往上推?想涨就涨。这种股票很奇怪,你们回去可以观察,我首先肯定是没买,A股市场我肯定不配。

孟一:王总把现场的气氛调动得非常活跃,我们今天是聊港股。您这么多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之前的19年有没有一些踩到什么雷的事务

王佳忠:比如说我刚进入港股的时候,我买了一只00261,原来叫中建科技,现在叫什么我忘了,1分钱,它再跌1分钱,不能再低了。当时我拿了100万,2分钱,我说这个股票便宜,而且我经常去惠州钓鱼,这个企业就在惠州。当地的那些村长、村干部、书记,家里面放着一摞这个股票。他每年炒一次,每年翻几倍。我那次买了,买了以后,我大概2分钱买的,跌到1.3分,我都忘了,那是18、19年前的事了。你想想,你100万买进去这种2分钱的股票,你感觉你的股票很多,涨1厘你就挣多少钱,它就是不涨。我就算了,我就当这100万没了,因为我当时很不了解港股的情况。那就放弃了,这100万就白扔了,交学费了。没想到来年7、8月份的时候它开始动了,涨到8分钱,我2分钱买的,我还告诉你,这是我香港市场上投资的第一桶金。扔了100万,本来打算不要了。后来知道这个情况以后,以后老千股再也不要碰了,千万不要碰。

孟一:我感觉王总这个投资逻辑,尤其是作为个人投资者思路还是非常清晰的,第一一定要做基本面的调研,无论是行业的热点还是资金的流向。

王佳忠: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这三碗面,缺一碗面都不行。

孟一:基本面调研清楚之后,在不停的下跌阶段,逢低买入,随后涨到一定程度进行一个大规模的清仓,剩下一点底层进行跟踪止损,我觉得这基本上是王总的投资体系。

王佳忠:我补充一点,我的投资思路属于我个人认为是中长线这种操作,短线趋势的波段操作,就是加减仓处理。我的所谓经常线基本上就是一年到一年半,你回去看美股、港股、A股都一样。差不多涨也就是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跌也就是这个时间,这个中间肯定有大的反弹或者是反复。所以一般的情况下,我每次买股票,实话跟你说,春节前那个时候的技术位是最低的,而且机构该退钱的、缺钱的,那个时候价值是最低的,我今年都是那个时候开始估值的。以后你们想买股票就那时候看,市场是最恐慌的时候,提股票就色变,那个时候你就反回来看基本面、政策面,特别是国家扶持的方面。我今年在香港配置的股票,就跟“一带一路”有关,什么中铁、铁建,不买白不买。当时我配的时候多低?现在不管你怎么波动我都不在乎,随你的便,到我该卖的时候我毫不犹豫。

孟一:王总把自己的投资经验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分享。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接下来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我们几位机构投资者可能有这样的想法来跟大家说一说。我首先想问一下许总,刚才您也提到美图,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密切的关注它。因为美图,包括周黑鸭的表现,确确实实让很多的港股投资人眼前一亮,或者是心中一振,不管是好感还是恶感,反正是涨上去了。随后就有一根非常长的上涨线,很多人认为这是一种钓鱼的方法,我不知道您现在怎么评价美图这只股票,另外您觉得,美图背后所带来的移动端的App,这种新经济的代表,你怎么判断这种趋势?

许韬:我讲的最好不要公开发表,我们私下交流,实际上美图刚上市的时候我是不看好的,但是涨到11块钱的时候,我让我们的人员去买进去了,到11.4元的时候,我让我们的交易员封仓了。后来我们就说不用再买了,这个交易是我最近这一段时间做交易应该做得还不错的。

孟一:当时入场的逻辑是什么?

许韬:刚才我讲了一下我大概的投资思路,就是我一般是投资为主,但是不排除有的时候我也会根据一些个人的感觉,市场的倾向和一些趋势,会做一些投机性的博弈,我有时候会做一些博弈。但是博弈的仓位不会很重,就是综合各方面市场的形势,从博弈的角度来看,美图正好刚纳入港股名单里面,另外就是大股东当时想做市值的动机是非常明显的。大股东、管理层也是四处找了一些资金做股价。另外就是看技术的话也是很明显的,突破了一个平台的趋势。另外那个时候美图还不能正式做空,但是有的人他可能想提前布一些做空的量。但是你知道,在香港市场你逆市做控下场是非常惨的,就像当年汉能一样。所以我当时也是从一个博弈的趋势来讲。但是确实星期一开盘又涨了6、7个点的时候我确实看不懂,我觉得涨到19块钱多,我就跟交易员说卖了,但是上午收盘的时候,他们跟我说涨到22、23了,我说算了,我们也不要想总是能卖最高点,卖完之后就不再想了。美图这个交易是我自己的一点想法,基本面我不看好,但是不排除有时候趋势性来临的时候,我可能会拿一部分仓位做一下。因为你想超额收益是从哪里来?超额收益有的时候不能纠结于所谓的基本面,这也是我自己以前交易这么多年我自己的想法,就是还是要守正出奇,但是要注意这个安全。因为港股我们以前吃的亏也很多。

英飙总,刚才说“港股是开启了一个新的牛市”,您对这句话的看法是什么样的?如果您认为港股牛市长期开启的话,您觉得哪些板块可以重点关注?我们现在也想听到您的一些干货?我们不说个股,说板块。

张英飙:对于这个长期趋势刚才我已经讲了,我是认同的。不仅仅是资金北水南下的问题,也是配合了我们的经济经过这么多年的盘整之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经济本身有所缓解,中国的经济是个大气候。在这个大气候背景下,再加上有北水南下的机会,才有这个趋势。这一点我想香港过去的特点是一个非主权的市场,出了什么事都是先卖港股,欧洲出现欧债危机卖港股,美国出事也卖港股。为什么呢?因为那个不是很典型的主权市场,所以长期来说就形成了这么一个折价。随着这个周期的打开,当然这个不是一蹴而就的,三年都是很正常的一个时间段,它会逐渐的演变成一个主权市场。它由非主权市场演变成主权市场的这个过程,就是港股的一个逐渐走牛的过程,所以大方向是这么看的。

刚才已经讲了,在中国你说某一个特定的板块,现在出现这种情况,它是超大型,或者是赢家通吃这种时代,大型的公司吃到了小型公司的份额。可能原来这个行业不太增长,比如原来大家都说传统汽车已经不太增长,就是个位数增长。但是没想到中国的品牌由于90后对这些品牌合资不太Care,他就变成了份额上的变化。整个2400万辆乘用车,一年有1000万辆是SUV,SUV本身这种结构变化。所以这是出现了大的结构性的变化,在港股当中扮演这种机会,其他行业也是一样的。

今年是苹果产业链的机会,苹果产业链这个链条在港股当然有一个大牛股已经涨的不得了了,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个链条上在今年苹果新机还没有出来的时候,这个过程当中其他的类别还会有机会。当然还有像一些消费的,尤其是这边消费方面的公司,生物医药方面,在港股当中都会有一定的机会。我觉得你如果想比较偷懒,我说几个板块,这几个板块咱们买了,现在挣钱,我觉得这个尤其在港股还是比较困难的。我比较同意港股目前阶段是价值投资者的天堂,一定要走正路。这个正路其实一般个人投资者不具备王总这样的长期的存在,并且还有一定的天分,大部分的个人投资者实际上很难有这样一种天分的。所以说港股这一块,即使讲这些,个人投资者进去,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尤其可能是这个板块,但是偏偏你可能买错了股票,这是风险所在。所以我觉得,机会还是比较多的。

孟一:我觉得您还是比较看好新兴经济,比如刚才提到苹果产业链背后所代表的公司,包括现在的共享经济,还有未来的高科技之类的。

张英飙:我们这几年的研究,我们公司光研究员就有16个,公司有40个人。我们的研究其实很强调的是看到长度和深度的。这个研究的理念,比如说刚才我讲的,你说一定要景气的,那只能讲苹果的产业链。实际上我们对于这个产业链不是说非常看得很长。有一些带消费功能这种类别的,能看得比较长,比较远。其实港股里面,我们尤其还要注意一些大的公司,至少是100亿美金以上的市值,这样的公司会更加稳妥一点。还要兼顾它的分红,港股一般都比较注重分红,有些比较绿色的,也是有问题的。

孟一:我们其实从英飙总和刚才佳忠总发言的风格就能看出来,他们所面对的资金的属性一定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投资风格也会转变,这个东西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这也是一个前后的话题。

张英飙:现在其实很多资金是被迫在配置,在买港股。举个例子,我们有一个委外的资金,有20多个管理人。投了港股的人排在前面,有10%的收益。没有配港股的排在后面,甚至是负值,他说为什么收益率高呢?他一定要买,他知道不买的话,有可能会一直输,因为他有排名。所以现在这个现象,被迫转战。但是由于他没有研究港股,所以说有些机构很纠结,按道理说我应该研究了再买。但是等你研究再买周期是6个月怎么办?那只能买大的。

孟一:或者找您买一把私募。

张英飙:我说的是机构同行。实际上这个现象正在发生,而且每天都在发生。包括保险公司,还有全部的阳光私募都有这个问题。可能信托账号还要走一些程序,还要签名什么的,麻烦一点。但是所有的PD类的基金都可以开通深港通、沪港通,就像我们已经大部分都开通了,就是这个道理。今年有这个的收益率明显高于没有的,这个里面就出现一个配置的需求。所以这个现象也是目前大家看到每天通过港股通流入香港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实际上真正的你说小老百姓,那个数量还是少的。整个量来说,按照第一线的人来表达这个事情,现在还处于是机构投资者在被动配置的阶段,正处于这个阶段。所以说有些调整的话,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孟一:我觉得英飙总刚才提的这个现象很有趣,可能之前没有太多的人往这个方面想,相当于市场建立了一个标杆,随后用业绩来对这个标杆进行一个考量。我觉得可能港交所,未来可以做一个业绩的排行榜,把在Benchmark之上的都标红,后面标注一下这些配置港股的,该怎么办你们自己看,这个对于港交所未来的成交量也会有一个很大的帮助。

张英飙:这个差异两个多月已经很明显了,大概差4个点左右,假如说你只配置20%的港股的话,你的资金和没有买的相差4%,这个已经很大了。

孟一:一年的资金成本就出来了。

接下来我想问一下胡总。刚才我们听许韬总在讲美图的时候,有一点感觉,觉得港股有一点A股化。A股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二级市场的联动或者说市值管理,比如信用贷或者股权质押,成立一个产业基金之后再去收购一个标的,再往上市公司去装,不管证监会批不批,只要一公告,可能股价就上去了,就赚到了想赚的钱。您觉得现在是港股A股化还是A股港股化,这两个谁对谁的影响更大一些?

胡湘:我既不觉得港股在A股化,也不觉得A股在港股化。我觉得这两个差异、游戏规则、投资者的特性是有很大的差异的。曾经有一些我们很讨厌的经济学家,试图说中国要培养机构投资者,但是公募基金在海外是非常重要的机构投资者的力量。但是公募基金也跟散户一样在追涨杀跌。其实刚才讲的,公募基金后面是基民,你什么样的钱就决定了什么样的行为,并不因为你是扣了一顶帽子就会变成一个机构投资者,所以机构行为决定了你的投资行为。A股市场80%的资金可能是由机构投资者提供,20%的资金由散户提供。但是市场80%的交易量是由散户来提供的,中间蝇营狗苟,我们以前会去看基金经理组合的换手率,5倍已经非常高了,个人散户一年换5倍没见过。所以本身在这样一个市场情况下,刚才我讲到了,A股将来会机构化,但是不是现在,现在没有,现在只是一个假象。现在我们因为股灾的原因,各种原因,因为有些话讲出来就犯忌了,我们不太敢讲,是在目前的情况下达成的一种临时的平衡,是大家不得已而采取的一些方式。

比如一般人踢球,有的人踢球很脏,他是随手把旁边看球的或者组织者一枪毙了,所有人都乖乖的,好好做,裁判自己带着枪在上面也踢球,这个大家都变成了一个机构的市场。但是所有背后的人性、市场的结构、资金的性质依然没有变,它的会重新,你看投机的力量只是在潜伏着,因为被恐惧,或者是投资收益的原因,把70后的韭菜割完了,80被割了一茬,现在80后、90后正在努力的长自己的韭菜,还会充斥进去,什么时候中国会机构化完成?00后成为市场主力的时候,那个时候整个市场,社会的增长率,市场的平均收益率,包括资金的性质,慢慢这个时候才会港股化,才会机构化。

再回过头来讲,港股会不会A股化?我也觉得这不成立。为什么?就像刚才讲的,这个连通器,那边是连着汪洋大海,你这边是印度洋,那边是太平洋,中间确实水溢过来的时候会起波澜。没有你溢过来的时候,它其实也在起波澜。就像刚才讲到,蒙古能源我原来也看过,光启科学借壳的事,老高这些人我都熟,我都见过。里面玩了猫腻,要够大胆,包括照样可以比A股玩得更凶残。香港本地的企业都是全球在亚太区的一个桥头堡,很多人想看好中国,进不来,那就在香港,亚太这边,日本已经没有机会了,台湾这边,其实慢慢也在被大陆化,也在走空心化。新加坡和韩国的市场,其实在配置的角度来讲也是一般。所以未来亚太这边,中国将来就是3+1的交易所,沪港通,相当于我们自己的,台湾也是我们自己的,只不过台湾现在的交易量,各方面小了一点,我们交易上有很多法律的限制。将来A+H这个市场本身,确实是因为制度的原因,路径依赖的原因,以及投资者结构的原因,还是按原有的这个路径。但是我觉得近期随着资金的流入,包括全球热钱的流入,这个活跃度会起来,交易量会上升,包括估值会上来,而且是一个长期向上的趋势,我觉得改变不了。美图这种事情其实一点都不奇怪,每年都在发生,只不过是大家熟悉的。

孟一:另外可能美图的名声比较大。我觉得在2015年的时候,大陆的A股市场特别明显,那个时候就是散户的资金机构化,机构的风格散户化,所以说可能让人有一些错觉,觉得好像A股和H股之间有一些连带。其实本身就A股市场谈A股市场本身的话,其实也存在一些散户向机构化转变的过程。

胡湘:就我自己而言,是在往机构化的路径上发展,但是这个路径需要20年,需要30年,并不是说两三年就会完成。所以我非常喜欢你刚才讲的一句话,就A股谈A股。其实我是做大类资产配置的,我永远不会就某个事情谈某个事情。比如我们现在做的,我有A股团队,有港股团队,有PE团队,我非常喜欢日本的福山,他经常讲一句话,如果你只了解中国你就不了解中国,大家听着有点拗口,如果就A股谈A股,就港股谈港股会犯极大的错误。或者说我们以一个隐晦的方式说得更直白一点,朝鲜人民都觉得在金三胖的领导下非常幸福,更敏感的话我就不讲了。其实我们现在的体制下,很多东西我们也并不比别人怎么样,可能是80步和50步的区别。但是放在全球的视角来看,有市场才多少年?有基金才多少年?真正保险可以开始配比股票才多少年?你就说我们已经港股化了,已经完成了这个进程?我比较相信大概率事件,所以什么东西我都是拿数据说话。包括我们原来看全球的各种经验,像马拉松,就看人均GDP到了多少,中产阶级会起来。就是我们这些三四十岁的人,开始有点钱了,又开始关注健康了,身体每况愈下开始跑马拉松,我90年代在学校的时候跑马拉松被同学笑话,现在大家还是笑话我。包括北京车的限号,上海就很市场化,就是遵循经济规律,很早就开始限了,因为人均GDP已经到了那个程度了,汽车的消费就会起来。但是北京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就不限。所以到现在摇号,比什么都难,你不遵循客观的规律,包括中国现在房价为什么涨这么厉害?全球最有用的工具房产税你不去用。大家说我们没有解决70年产权的问题,克强总理已经表态了,而且说怕影响既得利益。很简单,我们用一个非常简单的规则,我们就从有10套的人开始,99.99%的人都会同意通过房产税的,每年减一套,这个房产税肯定全民通过,你这个房价持有的中间环节成本就会下来,我们就不会让国家有这么高要素的成本失去了未来。因为我现在非常担心中国有一天会成为第二个日本,这么高的要素价格的情况下,你的未来的增长动力在哪里?你怎么样去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我们可能是属于既没有获得太多的利益,但是我也什么都没落下,有车、有房,什么都有。但是后面的人怎么办?因为社会是靠新的力量,并不是靠既得利益者来创造财富和创造前进的动力。所以我觉得一定要解决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问题,包括为什么海外有房产税?富不过三代,中国为什么能够持续3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我们只是放在30年的维度里面去看,你会觉得解释不了。如果放在300年的维度里面来看,中国二三百年以来,能够非常稳定的追求物质的财富,以及我们这一代人,中国几百年历史上才真正出现了中产阶级的雏形。刚才说的消费、白酒、汽车,全都是跟着这个主题来的,你不跟着这个主题去做投资,你就会错过大把的机会,包括财富管理也是一样的。

孟一:感谢胡总这么长的论断,把自己对于社会学的观察都表达出来了。我们既要高瞻远瞩的判断未来,比如人均GDP到了什么水平,汽车应该怎么做。同时要有一个时间的节点去沉淀过去,相当于我们一定要有一个时间,才能最后完成机构化这样一个过程。我觉得刚才胡总说得真的很精彩,在这么一篇长篇大论当中,最后居然还能够扯回到港股投资上,我们给胡总掌声。

最后一个问题,我觉得佳忠总刚才是最吸引网友关注的一个发言。现在大家再关注一下,您觉得在2017年,相当于刚刚过了一个季度,后边这三个季度怎么样的一个投资路线更加符合我们对财富追求的目标?

王佳忠:现在由于美股的原因,港股肯定会在近期有波动,这个波动还小不了,你心里要做好这个思想准备。我们说一个比例,我在香港市场,2017年我配了大量的中国银行,表现还真不错。但是今天它就给我一个样子看看。美股昨天晚上金融股带头跌,你说不影响港股市场吗?肯定影响。我接刚才主持人说的问题,A股港股化,港股A股化,我只能说美图个别股票,那种操盘手法,百分之百是大陆去的,不是香港人的玩法。在香港不够5亿美金,交易不到100万手以上,1000万手以上,根本不可能顾到。还有我建议国内的机构投资者真应该到香港去转一圈,哪怕搁一个亿在那边也行,你试试水,你连香港都没去过,光在A股大陆这边井底之蛙转半天,你都没出去跟国际对冲基金,国际大资金对对手,你也知道一二三,哪怕你输了这一个亿,你知道是怎么回事。都没出去,还在国际国内,到全球瞎吹,我真的看不上。这是实话实说,我是说个别的,不是大家,不是所有的。因为现在很多机构在海外都已经开通了,在做港股。我觉得港股真应该出去走一看,看一看。因为港股今年说实话,2017年这一段时间波动肯定的了,这已经告诉你了,它就要波动。咱就说一个正常化,它就要调整了。不管你什么故事,它也得调。调完了怎么办?调完了再买。叫我说就是国家产业扶持的,“一带一路”香港有,很多这样的股票,你就配吧,这一回要到下来你好好配。你想一想去年的几万亿,从今年开始,每年8千亿,你不配它配谁?我不能说股票的名字,我说一个签的约,每年接到的单和工程,最少五六十亿,多了几百亿。你就看天天公告里面公告的,就算国企,有一百亿的5%利润还少吗?那种你不投的话你投谁?投那些讲故事的?

国内在港股炒作的太清楚这一点了,我说一个很简单的,算是上一代的富二代,手里拿着20亿到香港去随便做庄,那一帮朋友天天在那个吹牛,说你们买吧,赚了以后给我多少,赔了我给你补,他冲不了几年,在香港市场那20个亿就变成三五个亿了,很简单。到现在他还有6个亿扣在那里,不能这么干,还得找有价值的。2017年从α到β,原来的估值扩张过去了,剩下你就踏踏实实回归盈利增长,这个企业的盈利符合不符合它现在的市值的市盈率?如果能够覆盖你就去投,没关系,如果覆盖不了,你躲得远点。最关键的是拿着这只股票有没有资金介入?咱们内地到香港去的这20几家注册的公司,差不多有60多家,也有400多亿。他们也配置港股股票,没关系,他们配你就配。他们走你就走,当然你必须要得到这方面的数据才行。这很简单,2017年,香港股市不要想能走到哪里去,所有改革的东西,要通过2017年到2018年之前见没见眉目,见了将来可能阳光明媚,如果不见你还得熬。但是个别股票的投资机会有没有?肯定有,就像我刚才所说的,基线板块,你踏踏实实去。这次如果这一轮的港股不管是多长时间,等它调完了,你踏踏实实配点不行吗?你不要太高了,一年有10%、20%就够了。万一你手里拿1千万,你拿着它挣20%还了得?你配点有价值的,别嫌低,别嫌挣得慢,这样安全。你整那个不安全的,是上窜下跳,你连老本都亏进去了,图什么?本来投资是件快事的事,整得你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本来想夏利换奔驰,最后夏利都维持不住了,还得到二手市场上三万块钱卖了。投资本来就是一个快乐的事,我真羡慕你们这么多人去投资港股,你们比很多机构强多了,很多机构都没有迈出中国大陆,你说他谈国际市场那不是瞎吹牛吗?你都没有出去过,怎么知道人家市场是怎么回事?你光听介绍,那些黑水瞎聊。我是实实在在在香港市场这么打拼出来的,我从200万打拼到现在,至少我现在不愁吃不愁喝,而且还管着三家阳光私募。

孟一:我们从王总刚才的发言真正能够看到一个从散户、大户,慢慢向机构这样一步步迈进的过程。您之前提到过,比如做比亚迪之类的,一年都好几倍的收益,现在您预期的目标已经降到了一年10%到15%,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合理的数字。而且我觉得刚才王总所讲到的真的就是一个Old Money和New Money的区别,您管理的资金大了,真的就已经保守了,胆子变小了。刚才王总发表的真是真知灼见,把自己的投资经验非常无私的跟大家进行了一次分享,让我们再次掌声感谢今天走上舞台的四嘉宾给我们带来这一场非常精彩的圆桌论坛,谢谢!

乔旎:谢谢孟老师,非常感谢孟老师的精彩主持。

本届新浪港股通模拟交易大赛颁奖典礼暨2017港股通投资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各位来宾,祝大家春风得意,投资顺利,我们来年再见!

原创文章,作者:朱 瑞,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gphq.6ke.com.cn/?p=227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0557-8818050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84190956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QR code